因为要迁移邮箱,我终于提起劲来整理七八年从未整理的 QQ 邮箱的收件箱。快整理至收件箱最后几页时,一些特别的邮件引起了我的兴趣。
这些邮件内容各异,上溯可至 2008、2009 年,我收到的最后一封这种类型的邮件停留在 2012 年。连锁信是这类邮件的主要形式。存在于漫画故事间的诅咒连锁信是极少数,几乎只存在于模糊的记忆中;更多的是类似“这是一只幸福的青鸟”这样的祝福连锁信;还有一些以《希望你会寄回给我^_^ 我很珍惜你这个朋友》为主题的陈情连锁信,讲述着对收件人友情的珍视;我收到的最后一封的连锁信是 2012 年的《中国,请停下你的脚步,等等你的子民》,聚合着十数个不知真假的故事,泪洒于中国社会的世事百态前——五年了,这套路还没过时,大概还在朋友圈和公众号中被广泛运用。
尽管主题各不相同,但是在标题上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点:“转发:”“回复:”和“Fw:”“Re:”标签一个接连一个扎眼地排在前面,三四个已是常态,最长的可以有七八个,甚至十个之多。打开邮件,摆在最前面的并不是邮件内容,而是大量的收件人列表,每组由十数个到上百个不等,一封邮件中可能有几组收件人,大致与标题中含有的转发或回复次数等量,有的可能更多。
在这些由于接连转发而不断累加起来的历次邮件的收件人列表中,由真实姓名作为邮箱持有者姓名——也就是所谓“联系人姓名”的发件记录不在少数,甚至可能接连数组都是以大量真实姓名构建起的发件记录。
或许是为了证明这封邮件已流传甚广,抑或是无意识,抑或是懒,这些连锁邮件的大多数转发者大都不会删去之前的转发信息,因此存留了邮件到达我这里之前数次转发所留下的收发件记录,这封邮件是由谁到谁再到谁传来的,在历次发送中除了下一轮的发送人同时还发给了谁。因为是在 QQ 邮箱系统中传播的连锁信,邮箱大都是 QQ 号码——不过问题还不仅止于 QQ 号码邮箱。
由于 QQ 邮箱整合了 QQ 上的好友连带备注信息一同导入了邮箱系统的通讯录中,就导致在选择 QQ 好友作为收件对象时,会以备注信息作为收件人的姓名外发,在收件人一侧,就会看到自己是以真实姓名展示于“收件人”一栏。在这封邮件被再次转发时,这些写有真实姓名的收发件记录就会被纳入邮件正文,进入下一轮转发之中。
也就是说,在经过数次发送与转发后,到我手里的邮件就能形成以最初的发件人到我为止这条传递线路为主干的一条简单的关系链。这些邮件在群发时,发件人大都批量选择了某个分组,或是按分组依次进行选择,这似乎也能假定他们至少有一定交集。如果是实名收件人群体,这个假定还能更加落实。
而如果将我收到多封连锁邮件全部统计下来呢?如果我运气好,或许还能在不同邮件中发现相同的陌生人,而他也参与到连锁信的转发过程中,这样我就能不同的关系链连接到一起,形成关系网。如果邮件量足够多,里面记录的转发记录也没有被删除多少,我就能不断梳理出关系链,构建起关系网。
我能获得什么?我能获得一个人的 QQ 号,和他对应的外号、网名,甚至是真实姓名。如果稍加梳理,我就能知道他认识谁,这些人又会认识谁,以及他的主要人际关系——因为他大多不会将连锁信发给不足以接收到的人。
穿过他的邮件,我就能找到你。
人工做起这些梳理想必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如果能够自动化绘制会省力得多。只是我浅薄的技术水平和对代码的全不了解不允许我这么做,我也没有这么做的兴趣。在撰写这篇文章时,大多数连锁信都已经删除,只留下几封作为参考,不过它们依旧有上百个收件人和数十个真实姓名在其中。
这些邮件也已经有四五年、七八年甚至十年的历史了,这些 QQ 号的使用者是否还是当年的主人尚不得而知,不过他们可能也都没意识到自己无意识间究竟泄露了什么在今天堪称隐私、甚至死死守护,不给任何一个 APP 侵入的内容。自然,我也曾经是其中一员,在发件箱中我找到了自己在九年前发的连锁信的记录,不过似乎是因为彼时的我过于珍视友情,里面的收件人大都只有寥寥几人。
可能谁也说不清这些连锁信是基于什么动机而产生的,或许正如其标题里那副笑脸一样,生发于纯粹地友情。可能当时谁也想不到这种连锁信会带有这么大的力量,将相互认识不认识的人全部从各位发件人的好友列表中牵出,暴露在数百位陌生人面前。
这样的结果似乎并不能简单怪罪于 QQ 邮箱的设计。在这些连锁信盛行的2008、2009 年,像我这样发起、收到、转发连锁信的人们大都不过小学毕业、刚踏入中学,抑或已是高中里的学子,这样的孩子们简单地就能被文字煽动,也纯粹而认真地珍视着友谊,无论对方是网络的友人,还是现实的深交。同样那也是个网络尚未真正地走入人们生活的年代,人们对于网络上的个人隐私保护也并不像今天这般敏感,对于邮件中显示出的姓名或许也没抱有多大的兴趣。
正如前文所说,2012 年后我便再也没有收到这样的连锁信或群发信件,大抵是因为邮箱已不再是人们主要使用的交流手段——尽管它们在当时也并非主流;也或许是这种心灵鸡汤或是钓鱼式的邮件已经不能再轻易勾起引起人们转发的欲望;或许也有可能,是因为我们都长大了,不再靠这种虚无缥缈的方式来陈述彼此的友谊。
又或者,它们依旧存在,只是脱去了邮件的形式,转入到QQ、微信、朋友圈之中,失去了邮件这种特殊的交流模式,也就没了捕获发出者与接收者信息的力量。
我也不知道这篇文章是否会揭开某个黑色的盖子,让好事者引发什么后果。只能诚挚地建言,有技术的朋友也请不要真的去拆解这些连锁信中人际关系,就让它们连同信件本身进入垃圾箱永久删除,本应该消散的联系不必再重新牵起,不该存在的联系也不必如利剑般冲破生活的宁静。
如果美好地想象一番,这或许也是前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浪漫。今天再看这些背景多彩、附带背景音乐、大字号、斜体粗体齐上阵、叹号排排来的友情连锁信,简单笨拙,倒也有几分诚挚。不知身处何处,出身为何的你我在不同的时空间阅读着相同的内容,过去我们的友谊在这邮件间满溢而出,不知今天是否依旧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