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轻小说文学性的瞎扯

首发于知乎,原问题为《如何评价轻小说的文学性?》。

主要是对于轻小说的文学性存在与否的讨论,而非如何去评价一部轻小说的文学性。


 

虽然过去不大愿意承认,但现在只能接受的这样一个事实就是:
最原初、包括现在的轻小说,是不将文学性作为其评价项目与创作追求的。
至于未来,或许可以。
上面这句话说得更直白些,在轻小说这一创作载体中评价其作品的文学性,目前看来,难以收获悲观以外的评价。

倘若考察轻小说的卖点核心,很容易发现吸引读者往往并非作品整体呈现的魅力,而是插画、人物、世界观、特定情节或人物关系等比较碎片化的方面。轻小说作为一种以娱乐与商业为出发点的作品体裁,不可避免地需要以某种形式迅速地吸引读者,而这一点就常体现于外化的设定上,也就是上面提到的这些“碎片化的方面”。
不少轻小说并不是为了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其剧情是为了发挥特色设定而构架的,这就与传统小说所推崇的“讲人的故事”有所分歧。也正因此,一定意义上说,轻小说考虑的是“讲什么故事”,而非“如何把故事讲好”。这并不是说后者完全不是作者考量的方面,只是它不是主要的方面。要成为一部优秀的轻小说可能要在这一方面上多赚取些分数,但是要做一部“好看的轻小说”这方面并非一个举足轻重的因素。

轻小说诞生于漫画、动画等具有视觉性、动态性特点的作品大行其道的时代。以“画”为主的认知和以“字”为主的认知这两种认知模式具有巨大差别。从表征上说,便是认知并接受动画、漫画作品及其传递的信息比认知文学作品的难度要低不少。
在这样一种受众群体中文学作品的式微并不难理解,因为它向受众索取更多的精力、注意力与思考。倘若说漫画、动画称作以“瞬间”吸引人,文学作品则以“过程”来吸引人。而文学性就体现在文学作品塑造的这一“过程”中不同方面技巧的展现。这些技巧对于新一代的受众而言并非丰富了信息的传达,而是复杂了信息的传达。因为他们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去拆解这些或精巧或华美的语言背后到底是在传达什么简单明了的事实。一卷漫画、一集动画所讲述的故事,放在小说里可能就能扩展成一整卷的故事,这其中认知全部信息所需要的精力的差距显而易见。
一定程度上说,轻小说的诞生,是文学作品和动漫作品对钟情于新的认知方式的社会的妥协。一方面,新一代的消费主力与受众浸淫在音画构成的新认知环境中,传统文学的式微使创作者为了争取受众不得不舍弃自身的复杂与精巧,以一种更简单、更符合新一代受众的叙述模式去讲述故事。另一方面,传统小说的受众群体不欢迎动漫作品式的设定与世界观、故事模式,也使得创作者与出版商没有底气去创作、出版兼顾旧叙事模式与新故事形态的作品。

轻小说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将文学性撤离到靠后的位置,因为构建起“文学性”的评价标准已经与新一代的消费受众的认知习惯相悖。作为一种商业主导的作品体裁,除非作品本身足够优秀,出版商不会轻易将一部“旧形式”的作品推出给读者。
轻小说从来就不致力于“写一部好作品”,而是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往上一层就是讲一个“好故事”,再往上一层可能才是“写一部好作品”。
也正因此,评价轻小说的文学性往往被人嗤笑或看作徒劳。因为这未免有些吹毛求疵。——当然,这绝非坏事。

从某种程度上看,将“故事”这一方面从一部文学作品的整体中剥离出来来单独考察轻小说并无不妥。
既然说轻小说脱胎于漫画、动画主导的新时代,轻小说本身的转变就会从此类体裁中取经,构建起相似的认知模式来迎合读者。
漫画与动画作为一种“流动”的体裁,其吸引读者的要素往往在于“瞬间”,也就是某一个场景、某一个动作、某一幅画面。而将其移植到小说里来,就化成了片段与桥段。轻小说强调一种文字分镜感与场面感,以及以桥段构成的氛围感。如后宫、三角恋、修罗场、打嘴炮,重要的是有这样的故事、有这样的发展,把它讲顺了讲圆了是轻小说的目标,但是讲得精彩就不一定是了。它可以构成使这部作品更出彩的因素,但不是主要的追求。
对于轻小说的读者而言,他们最先关注的是故事怎么发展,而不是故事怎么讲。文学性就是属于“怎么讲”的范畴,刻意将二者剥离开来才能理解轻小说本身的目标。

所以有人说现在的轻小说就像“漫画剧本故事原稿”并非毫无道理。在剥离了怎么“讲”故事的需求后,轻小说就演化为了作者的想象力之间的竞赛,只为了讲一个“充满读者所期待的元素”的故事而努力。局面便渐渐演变为,很多轻小说只是构建起了“故事”,但是却难以让人放心地说这是一部好看的作品。这不仅仅只是轻小说本身在文学性以及主流文艺作品面前的不自信,而是越来越多的轻小说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只成为了许多“有卖点的情节”的堆砌,而丧失了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本身的追求。从这层意义上说,轻小说就已经难以构成传统话语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了。

轻小说这一载体本身的娱乐性与快餐性质不可否认,但是调和这二者与文学性之间的矛盾并不一定就是徒劳。一种创作载体需要快餐型的纯粹娱乐的作品,也需要兼具思想、艺术的值得一品的作品。当然目前轻小说的市场、需求以及读者的口味可能并不欢迎这样的作品,人们对于轻小说的固有偏见似乎也不希望这样作品被称之为轻小说。但这并不能阻止人们对于融合传统小说叙事模式与动漫化的新世界观、新故事观融合的脚步,“轻文学”就是一种类似的尝试。
轻小说本身概念上的模糊性,以及它生于动漫产业这样一个条件,就使得它有机会引入“重”一些的作品进入到轻小说领域。但受囿于题材与目标读者群体,还是形成了“轻文学”与“轻小说”二者间有些深的隔阂,使得目前轻文学与现实的联系仍比较紧密,远没有轻小说那般放肆与超越现实。
于私心而言,轻小说现在需要的是融合轻文学级作品的文笔以及轻小说作品的设定与世界观风格的作品(这也是我想写的)。我相信作品本身的优秀,过硬的文笔、得当的节奏以及符合动漫作品一贯的桥段与特征的作品,即使语言上它“重”了些,也不妨碍读者欢迎它。

所以就先别把话说死吧。对于现在,评价轻小说的文学性确乎过于困难,但在未来,或许就不会是一件引人发笑的事。

撰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