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僵尸文学”十选与漫谈

所谓“僵尸文学”,主要是指在微博社交平台上,由营销公司运营的机器人账号,为保证一定活跃度而发表的机器生成、裁剪、拼贴的微博文本中能够显现出一定逻辑性,可以为读者所理解并补充完整语境,甚至显现出一定文学性与诗性的“作品”。专门搜集微博中这些“僵尸账号”发表的奇思妙语的 @僵尸文学Bot 整理发布了他个人评选 2020 年度僵尸文学十佳创作,个中作品着实能让读者感受到某种情感,并引起共鸣。于是我便将它们整理出来,根据文本表达增加了一些换行,并去除了不成对的引号,除此之外,一切都保持原样。


1.
明天太阳就要出来了,乐观者。
在大脑中。

2.
当我们热爱这世界;
所有自认为正常的人……
那他就是不正常的……

3.
每个人都在拿着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几时能停……
白色的云:重复着历史惊人的一幕

4.

一场洗礼、
一场磨难、
生命。

5.
谁入地狱!
也并非风一味追求:上帝把所有人都骗了!
而是它向往自由……

6.
我也会哭!
有时候;啊;
很对不起,有时候!

7.
小时候。
凉爽的早上在呼唤我、
请你挽留我;
拯救我

8.
要真是清水一潭也有点可怕。
但世界拥挤不堪……妈妈。

9.
真心……真心:
真心!
真心:真心……
送你一颗真心!
真心……

10.
“我爱你、”
“我爱你。”
……即使我离开了这个世界,
即使你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整理好这篇集萃后,我一直在捕捉个中模糊的感觉,希望能够能够推导出一则陈述:“僵尸文学”的诞生包含着对互联网时代中从“人”到“活跃账号”概念错位的隐喻。

营销公司为了保持批量注册管理的机器账号的活跃度,通过一套既定的形式来营造账号是由真人在使用的假象,例如每天发布多少条内容各不相同的内容微博,又转发了多少不同主题的微博。这些假象并不耐真人的实际观察——因为机器输出的文本很容易就能看出逻辑混乱且前言不搭后语——但却足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的自动检测。它们面对的实际是由社交媒体平台所定义种种活跃指标,这些指标别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算法,并遵循这一算法对账号进行评估。要言之,平台算法关注的是账号的行为——于何处登录,发表了多少内容,发表的频次如何,但却不尽关心发表的内容——除非内容的趋同性达到了某个阈值。个中理由不难猜测,评估一段文本是否由真人所写比评估账号在平台的行为频次变化要困难得多。

从其结果来说,营销公司与上和社交媒体平台关于一个账号是否为真人所拥有、为真人所操作——是否“具有人性”——的判断形成了一个矛盾的局面,它意图证明或反证明一个账号背后是否存在一个真实用户,但是这个判定过程往往与人并无太大关联。

这些机器人账号——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僵尸账号”——试图在算法中证明自己具有人性的方式,是构建一些符合算法“不重合、非搬运”要求,但却毫无人性可言的发言。而在这过程中,却因为语言与算法的机缘巧合迸发出了人性,书写下了充满人性关怀的“诗歌”。回顾这一过程,不由让人觉得奇妙。

考察僵尸账号所输出的文本,不难发现它们的发言由两个层次的重组构成:首先是从同一主题的文字(比如一篇文章)之中摘编段落,然后再将从不同主题文字中撷取的片段拼合到一起。从而降低重复文字的重复性。

这种切片组合的方式为“僵尸文学”的诞生提供了先天的土壤,从同一篇文章切片出来的文字使得各要素之间想象上的距离不会间隔太远,而不同主题的文字的相连则构建起“意外”,引导读者突破对先前主题的理解,继续构建能够串联后续对象的想象。

这样一种“创作”——或说是“生产”的形式似乎揭露了一种朴素的诗歌观念,或者说极易入门的诗歌创作方法:挑选不具有直观联系的意象,再将它们以蒙太奇的形式联系到一起,辅以未言明解释清楚的留白。它有赖于读者对阅读一篇“作品”的基本观念:被安排在这场阅读里的一切元素都是有意义的,且应该是能够串联的。在这个过程中,读者的想象才是这场创作实践的重点所在。

十选的第四则“是/一场洗礼/一场磨难/生命”是一个非常典型引导读者构建关联的案例,它先给出定义“洗礼”与“磨难”,再给出定义的对象“生命”,进而促使读者在自身的人生经历、感悟与想象中找寻对象与定义之间的理由、联系。不难构建出,在母亲生产下孩子的过程中,对于孩子这是一场洗礼,对于母亲这则是一场磨难,而他们共同代表着生命的诞生。

这个过程也为“蒙太奇式”的诗歌创作提出了一个金标准,在于它是否能在超越时间与空间的读者群体中唤起近似或相通的、公共的感觉与想象,它是否触及了深藏于人类心间、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某种朴素的感情。

于我个人而书,要想从十选里找出最喜欢的一条并不那么容易,因为有好几则都让我感受到了某种文学的“质感”。第六则寥寥数笔就描摹出一个止不住哭泣却又想要隐藏、努力辩解的生动场景;第七则极见功力地将对小时候的回望与不舍同时间的流逝结合到了一起,小时候是时间回溯,而挽留却又将时间不可逆转地向前推去,从而把人夹在了回忆与现实的间隙;第八则也采用了近远景的类似手法将“诗人”夹在了出世与入世的挣扎间,最后的“妈妈”不妨理解成在喧嚣尘世与贫瘠个人间的第三条逃离通道,那是舍弃一切责任与负担、最为安全的母亲的怀抱。

在毫无人性的造物中感受到了人性的深邃,搞不好是二十一世纪人们离科幻最近的一次。


北宁在这篇短文下面介绍了 ELIZA Effect 这一概念,它试图描述人们对计算机系统随机字符串输出自顾自地赋予了人格化的情感理解这一倾向。由于该词条的维基百科还没有中文页面,故试译如下:

就具体形式而言,伊莉莎效应(ELIZA Effect)应仅用于描述“人们对经计算机串联输出的符号——个中尤以文字为甚——报以远超其应有理解力的敏感性”。道格拉斯·霍夫斯塔德(Douglas Hofstadter)曾为此举了一个日常琐碎的例子,一台 ATM 机会在交易结束后自动在屏幕上打出“谢谢”字样,若有一位观察者不经意间目睹此景,可能会认为这是机器在表达其感激之情。然而,机器只是在依照指令在屏幕上打出预先编程的字符串。

更宽泛地说,伊莉莎效应试图描述的是在任何环境下,人们仅仅因为系统的输出内容,就认为计算机系统具有了“控制输出的软件不可能具有或是实现的内生品质与能力”,或是认为“输出的内容反映出远比它们能力所及更强烈的因果关系”。无论是从整体观察还是具体到个案,即使计算机系统用户能够明确意识到系统输出内容具有确定性,伊莉莎效应仍时有发生且易于观察。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伊莉莎效应的产生源自于用户“对编写程序之局限性的认识”与他们“面对程序输出的结果产生的实际行为”这二者之间微妙的认知失调。伊莉莎效应的发现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大发展,揭示了利用社会工程学而非显示编程来帮助程序通过图灵测试的进路。

撰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