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思想是飘忽不定的,不加以描述就无法将其传达。而“描述”就是一个将思绪“固定”下来的过程。抽象的文字和更直观的画面就是两种好的选择。画面又可以衍伸出绘画、摄影、雕塑,还有物件拼贴和摆放,等等等等。语言则被认为最适合传达思想,因为语言明确且明了,每个字词的意义都确确实实地写在那,讲什么话大家都能读得清、看得明。
对于创作者这一个体来说,他的语言的界限确实是他思想的界限。因为无论他的脑海中这个世界多么兴旺繁华,但如若不表述出来,也就只能停留在那遥远的虚空彼端。因为只可会意不可言传的思想对于他人来说等于不存在,无法描述的世界对于读者来说亦是虚无缥缈。所以创作者总得考量用什么样的词句才能最准确传达他所希望表达的意思与思想。
令人感到气馁的事实是,不管创作者如何努力,似乎总不能在一部作品中全部阐清他对那个世界的构想,以及他对现实世界与他的世界的看法。话似乎永远也说不尽,永远也说不过瘾。可是一部作品就是说一部作品的话,把话拆着说,扭扭捏捏,不痛快。
但同样有一个事实令人高兴,创作者并不是那个世界的唯一的游客。当创作者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读者的时候,便已邀请一同成为了这个虚幻的共建者。
在创作时创作者必然包含着一种感情、观点、看法,虽然不能将其言喻,但是却能影响他表达东西的走向。人们总说“将感情融入于字里行间”,同样地,创作者也努力将其对“世界”的理解,由它而生的感情传达出去。
我们的言语是有界限的,我们表达的东西也是有界限的。脑海里的思考也是经由语言的组织才得以感知。但是字里行间能给人带来的想象将扩宽这个世界。创作者没有表述的东西被模糊成一种模糊的情感或者是暗示、闪光,读者将其放大,从而丰富了这个世界。
在感性的调动下,在理性的组织下,创作者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他言语的界限为这个故事和这个世界留下了没有讲述的空间,如同留下了一条通往一片迷雾的道路。读者便沿袭着创作者留下的道路,在迷雾中凭借自己创作者的暗示,自己的理解,去开辟出迷雾彼端的另一段故事,或另一片风景。
从创作角度而言,我认为,创作者的言语的界限是这个世界最初的界限,而读者将助我扩宽这个世界的界限,并存在于它的脑海中。它将这个世界的理解再次经由语言传达给其他人时,又可能扩宽出更大的境界,这个世界就可以这么无限扩张,变得更大。
愿我的言语,能为你开拓一个更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