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滞在今天的虚假欢笑
这篇文章是在某门课程上以交流、学习、讨论为目的而撰写的针对《1984》《美丽新世界》的导读与简析。所以这篇文章并不能展现多少真知灼见,只能作为启发式阅读,更多的奥秘应该到原书中去发掘。
如果是我撰写的文字的老读者,应该会发现这篇文章里有我以前写过的其它文章或知乎回答的影子。这也确是事实。虽然还有一部分见解尚未成文,不过我对于这两本书的挖掘也差不多停滞了。不断地重读和思索就是一个看山是山、不是山、还是山的过程,也就慢慢失去了再做讨论的兴趣。
另一个方面的原因则是我在其它方面的扩展阅读进展缓慢,未充分吸收新知见解就仓促开口难免会陷入说车轱辘话的尴尬境地,也正因此我在其它方面的写作也进展缓慢,着实不是一个能够等闲视之的状况。
又是一次当机五日
2015 年网站曾经挂过一次,当时恢复后撰写的文章的开头是这样的:
不知诸君有没有发觉,或者说在各位还未发觉的时候,本站已经挂了五天了。
历史是何其相似——
两年后网站又在各位发觉还没发觉的时候又挂了 5 天。
详细过程我已无心回忆。简单来说就是我想体验 BBR,但是系统内核版本不够,需要升级内核。结果升级完内核重启内核后,系统遭遇了内核错误(Kernel Panic,字面意思的“内核恐慌”还挺中二气的)。在抢救出网站数据备份后开始重置系统,又遭遇了新的问题:运行网站依赖的后台管理面板不能在 ConoHa 的 Ubuntu 上安装,所有网站上不了线。
因为是个软件,所以它的报错是软件内部的报错。无论我怎么修改配置环境,改 Hostname 和 Hosts,都会报没有 IP 可用、不能创建域名、还有“Error: invalid status format :: global”这类错误。
因为报的都同样的错误,我便一直围绕网络环境、Hostname、FQDN、Hosts 配置来作修改,结果全部不顶用。
最后还是在友人的建议下用 Docker 环境把管理面板成功安装回来,才恢复了网站的所有数据并上线。我们终于可以重新见面了。
至于这次经历的感想,一如两年前的那般:不懂就别瞎折腾;要有自己搜索问题、动手尝试和报 Bug 的能力;要多认识几位技术大佬。

今天起就是 21 世纪的 21 岁青年了。生日快乐。
— 1996~2017~Future
按照每年换新头像的惯例(其实不过是第三年),今年的新头像也换上了。感谢画师 Hane。
意料之内地被人说感觉 Gaygay 的,好像专门画个男性头像都像是 Gaygay 的。
还在为某剁手平台专门约画一张。(:з」∠)
乘客无处可去(未竟稿)
这是撰写于去年十月左右的一篇未竟稿,试图讨论的是意见领袖的泛滥以及公众意见的瓦解的问题。原本计划是为友人的微信公众号而撰写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坑在半道上。
总的来说,当人们意识到个人声音的渺小时,他们就会转投向意见领袖,寄希于能发出自己想发出的声音的意见领袖,并依赖于此。借此,他们将产生个人声音力量正在日益庞大的“错觉”。长此以往,他们将逐渐丧失得出自己的意见的能力,最终与今天所鼓吹的自媒体的万众之声背道而驰。这篇文章的意图就在于指出这种倾向。
由于日渐产生自己的学识已经接近停滞的怀疑与恐慌,我开始怀疑这篇文章所讨论的问题是否有所进步,而非停滞于过去撰文所讨论的水平。因此最后我还是搁置了这篇文章的写作直至今日。将未竟稿张贴出来绝非对它或者对读者的不尊重,而是希望借由这一过程重新审视这篇文章,或许收到来自自己或他人的意见。
我仍期待将它完成的一天。
在未竟稿中被视为非连续的单独文段,会用分割线隔开。它们在写作时可能是随手写下的论点或者过渡段,用以辅助整篇文章的成文。
2018 年 5 月追记:本文已由北宁协助续写,续写修改后的版本请见:《乘客无处可去(续写稿)》。